扁豆是大多数市民爱吃的蔬菜,但由于缺少早熟、优质的品种而使其栽培受到了限制。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传来消息,学校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教授武天龙成功发明了“三新”扁豆,不仅比上海本地扁豆早熟,还不用打农药,让老百姓的餐桌多了一道健康蔬菜。
13年培育优质扁豆“世家”
一直以来,如何克服扁豆品种自身存在的品种不良,同时在基础要就上取得突破?如何让扁豆的品种变得优良一直是武天龙心中的疑问,怀着这些问题,加之对扁豆“家族”的了解,武天龙用13年“破解”了这些谜团,并成功发明了三大系列的扁豆新品种。
据武天龙介绍,他研究的“交大红扁豆2号”、“交大艳红扁”2个新品种,属于早熟新品种创新系列,成熟期提前7-10天,颜色鲜艳。由于新品种“艳红扁”荚皮厚度、宽度、长度和重量都增加了两成左右,因此煮熟后荚厚、多肉质,口感好。
而“交大翠绿扁”和“交大青扁豆1号”则属于优质新品种创新系列。这两个新品种的扁豆荚皮荚厚、多肉质,口感是上海市民颇为喜欢的香甜柔糯型,风味极佳。
武天龙教授和扁豆课题组还对上海当地扁豆农家品种进行提纯改良创新。从2002―2007年对当地的青扁豆进行了第一轮提纯改良,使其产量提高了10%以上。从2007―2011年,进行第二轮提纯复壮和改良创新,选育出新的扁豆品系,外观为红色,抗病性好、商品性优,产量提高10%以上。
不打农药的“好身体”扁豆
据东方网记者了解,在人们的印象中,扁豆通常是搭架爬蔓儿生长,很少有人见过直立生长的扁豆。而武天龙培育出的扁豆新品种却有直立生长的“绝技”。
“新品种的扁豆能像大豆一样直着生长,省去了搭架的工序和费用。由于能够直立生长,扁豆的栽培空间也大为节省。”武天龙说。
虫害是菜农最头疼的事儿,农药是消费者最头痛的事儿,值得一提的是,武天龙教授发明扁豆野螟的防治新技术,把这两件最头痛的事儿都解决了。这项“阻断扁豆螟的生长世代”的技术,让扁豆在生长过程中不用打化学农药,“不生病,不打针”,新扁豆的“身体”更加健康了。
早熟多产价格更低
武天龙创新品种的扁豆,早熟优质高产,平均比本地扁豆早熟7-9天,亩产量3000―4000公斤,与本地扁豆相比,增产10%。这样一来,农民可以增收上千元,而消费者则成为了直接的受益人,武天龙说,新品种解决了40万市民蔬菜供应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市场对扁豆需求量越来越大,年产量达到1500-2000万吨,全国有约有6万亩扁豆地,主要在浙江、四川、河北、北京、福建、江苏和上海等地区。武天龙说,上海浦东新区种植扁豆面积在2万亩,“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扁豆如此大面积产业化生产的先例,其产量和和价格已经决定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
在菜农们“豆”翻天的喜悦中,武天龙教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那就是“扁豆”教授。人们享受着丰收和美味,却不知一粒粒扁豆,就像武天龙教授的脚印,“蹦”出的是十几年的潜心科研的甘苦之路,唱出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传奇。